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4组男子花剑个人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少年剑客吸引了全场目光,14岁的姜鑫瑞以凌厉的攻势和沉稳的心态,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站上最高领奖台,赛后他坦言: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而站在剑道上,只能靠自己。”
少年剑客的蜕变之路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五年前,当时9岁的他在学校课外活动课上第一次拿起剑,便产生了浓厚兴趣。“我喜欢击剑服,像佐罗一样帅。”回忆起最初的选择,姜鑫瑞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。
帅气的背后是艰苦的付出,每周6天、每天4小时的训练雷打不动,基本功练习枯燥乏味,同一个动作需要重复上千次,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有段时间孩子也曾想要放弃,因为训练占用了太多玩耍时间。“但我告诉他,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,后来是他自己真正爱上了这项运动。”
2023年,姜鑫瑞开始参加全国性赛事,最初成绩并不理想。“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,32进16就被淘汰了,下场后哭了好久。”教练李俊峰回忆道,“但我告诉他,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,关键是要从中学习。”
突破自我,剑指冠军
今年的锦标赛中,姜鑫瑞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,在16进8的比赛中,他遭遇了去年曾战胜过自己的对手北京队的王明哲,比分一度落后,但姜鑫瑞没有慌乱,而是及时调整战术,连续得分实现逆转。
“在场上面临压力时,我会深呼吸,告诉自己冷静下来。”姜鑫瑞分享他的比赛心得,“击剑不仅是技术的比拼,更是心理的较量,每一剑都要思考,预判对手的动作。”
半决赛中,姜鑫瑞遭遇了更为艰难的挑战,与广东选手刘健的交锋中,他在第二局末段腿部抽筋,经过短暂医疗暂停后,他坚持完成比赛并以一剑优势险胜。“当时我想的就是不能放弃,已经走到这里了,必须全力以赴。”
决赛场上,姜鑫瑞的对手是来自上海的头号种子选手赵天宇,面对强敌,他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稳,灵活运用各种战术组合,最终以15-9的比分夺得冠军,当最后一剑击中有效部位时,姜鑫瑞激动地摘下护面,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。
场上场下的成长
击剑给姜鑫瑞带来的不仅是奖牌,还有内在的成长。“以前我比较内向,不太敢在众人面前说话。”姜鑫瑞坦言,“通过一次次比赛,我不仅变得更加自信,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压力。”
这种变化也体现在他的学业上,班主任老师表示,姜鑫瑞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,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。“击剑训练培养了他的专注力和毅力,这些品质迁移到了学习当中。”
平衡训练和学习并非易事,姜鑫瑞每天下午三点放学后直接前往训练馆,晚上回家还要完成作业,周末更是全天训练。“有时候真的很累,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,重要的是做好时间规划,提高效率。”
独当一面的剑道哲学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是姜鑫瑞多次强调的观点,这句话背后蕴含着他对于击剑运动的深刻理解。
教练李俊峰解释道:“击剑是个人项目,比赛时教练只能坐在场边指导,真正上场后全靠运动员自己决策和执行,这要求孩子们具备独立思考和临场应变的能力。”
这种独立性不仅体现在赛场上,也延伸到了姜鑫瑞的日常生活中,他学会了自己整理装备、分析比赛录像、制定训练计划,甚至能够为自己准备简单的餐食。“这些小事都能培养我的责任感。”姜鑫瑞说。
心理教练张婷女士指出:“击剑运动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决策能力和抗压能力,这些软技能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,姜鑫瑞的成长轨迹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。”
未来的剑客之路
夺得全国冠军只是开始,姜鑫瑞已经有了新的目标:进入国家青少年队,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,为此,他正在加强体能训练和外语学习,为未来与国际选手交流做准备。
他也在帮助学校击剑社团的初学者们。“我想让更多同学了解并喜欢上击剑运动,它不仅能锻炼身体,还能让人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。”
2025年将是姜鑫瑞击剑生涯的关键一年,他将参加更多高水平赛事,积累经验,提升自我,对于长远未来,他希望能够成为一名职业击剑运动员,将来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。
全国击剑锦标赛青年组主裁判陈教练评价道:“姜鑫瑞很有天赋,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态度和心理素质,如果他保持现在的努力程度,未来可期。”
从懵懂少年到全国冠军,姜鑫瑞用汗水和毅力书写着自己的成长故事,剑道上的每一次交锋都是与自己的对话,每一次胜利都是自信的累积,在这条独自战斗的道路上,他正一步步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,用手中的剑划出青春的闪光轨迹。
正如姜鑫瑞自己所说:“击剑教会我,人生如赛场,最终要靠自己决定方向,只要心中有目标,手中有剑,就能勇往直前。”